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3篇
  免费   263篇
  国内免费   232篇
林业   254篇
农学   124篇
基础科学   109篇
  245篇
综合类   1636篇
农作物   186篇
水产渔业   98篇
畜牧兽医   486篇
园艺   204篇
植物保护   15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165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154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43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176篇
  2013年   211篇
  2012年   259篇
  2011年   272篇
  2010年   231篇
  2009年   227篇
  2008年   222篇
  2007年   193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2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91.
研究不同品种甘薯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关系,发掘甘薯品种资源生产潜能,筛选适宜江西种植的甘薯品种,为甘薯育种农艺性状选择提供理论依据.选取2020年种植于南昌市南昌县28个地方甘薯品种资源,对其9个主要农艺性状作变异性、相关性、聚类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甘薯9个农艺性状变异系数为14.7%~65.0%,其中单株产量变异系数最大,为65.0%.各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关联,单株产量与单株结薯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基部分枝数呈显著正相关,但与节间长呈显著负相关.聚类分析将28个品种在欧式距离7.5处划分为4类,其中第Ⅱ类群包含8份种质,具有综合性状表现优良、单株结薯数多、产量潜力较大的特点;第Ⅳ类群仅有社岗红薯,该品种茎粗、基部分枝数多、产量高.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关联度排序为单株结薯数>基部分枝数>茎直径>大薯率>主蔓长>干物率>中薯率>节间长.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社岗红薯、铁石口菜薯和辛岭红心薯在加权关联度排序中居前3,综合表现优良,为适宜江西甘薯生产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992.
蓝文升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6):66-67,80
通过收集龙岩市2012—2016年林业产值与地区经济总产值数据,对该地区林业产业结构演进及其产值对经济总产值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龙岩市林业第一产业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第二产业明显处于劣势,第三产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受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林业产值在经济总产值的地位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且呈不断上升趋势,发挥的作用逐渐增大,其对区域经济总产值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93.
为明确板栗红粉病的病原及其生物学特性,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病原菌,通过柯赫氏法则、形态学特征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研究了温度、湿度、培养基、碳氮源、光照及pH对病原菌生长和产孢的影响。PDA培养基上病原菌菌丝生长初期为白色,后期菌丝中央橘粉色、边缘浅白色、具同心轮纹,分生孢子无色透明、单胞、梨形、表面光滑,有横膈膜0~1个,不具有纵膈膜,隔膜处缢缩。该病原菌ITS序列与粉红单端孢菌(Trichothecium roseum MN882763)的序列相似性为100%,结合形态学特征及分子生物学技术,板栗红粉病的致病菌为粉红单端孢菌(Trichothecium roseum)。该菌菌丝生长最适的碳源为阿拉伯树胶粉,氮源为蛋白胨,pH 8,温度为25 ℃,培养基为PDA培养基,光照条件为12 h光暗交替;产孢最适碳源为α-乳糖,氮源为蛋白胨,pH 7,温度为25 ℃,培养基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光照条件为12 h光暗交替,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4.
农业物联网研究进展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物联网技术是世界信息产业继计算机与互联网之后的又一次飞跃,为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简述了农业物联网的概念及体系架构,从信息感知层、网络传输层和处理应用层3个层次分析了农业物联网的关键技术;总结了国内外农业物联网的研究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我国农业物联网的发展战略和重点措施;并指出农业物联网将朝着更透彻全面的感知、更安全可靠的互联互通、更优化的系统集成和更深入的智能化服务趋势发展。农业物联网的发展必将为加快推动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融合、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提高沙棘硬枝扦插成活率,培育优质沙棘苗木。[方法]以俄罗斯大果沙棘硬枝为材料,设计不同采条部位、插穗年龄、插穗长度、下切口方式、扦插基质、药剂等处理进行沙棘硬枝扦插试验,测定和分析了不同处理的硬枝插穗生根天数、生根率、不定根长度、不定根数量4个指标。[结果]采自树冠上部的插穗生长明显劣于来自树冠中、下部插穗,3年生插穗明显优于1、2年生插穗,枝条下部不及枝条上部插穗,插穗基部斜切口优于平切口,20~25 cm插穗较优用50 mg/L NAA速蘸,插穗生根率最高,达80.67%。[结论]该研究为大果沙棘人工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对一栏1 500头的大群体"吃、喝、拉、撒"进行观察管理,以期找到一些简单易行的指标作为大群体猪群的健康指标,为微生物发酵床大栏养殖大猪群生长性能管理提供经验。[方法]从猪的生长日龄和采食量的关系入手,以整群采食量、头均采食量、头均饮水量、群体健康级别划分,个体体长与体重的关系等为指标,研究不同日龄育肥猪的取食量和生长的关系,观察大猪群生长健康状况。[结果]微生物发酵床大栏养殖猪群(1 500头)管理的研究,以猪日龄为核心,观察体重范围、平均体重、日增重、饲喂天数、日采食量范围、日均采食量、阶段采食量、累计采食量、料重比、累计料重比等,建立了一套猪群生长状况动态模型,包括猪体重(y)与日龄(x)模型:y=0.758 9x-19.883(r2=0.993 7);猪增重(y)与日龄(x)幂指数关系模型:y=1.039 5x0.505 1(r2=0.885 4);日均采食量(y)与日龄(x)模型:y=0.0235x-0.334 3(r2=0.991 7);猪料重比(y)与日龄(x)线性关系模型:y=0.022x+0.427 8(r2=0.988 5)等,作为理论值,判别特定日龄下猪生长状况;微生物发酵床大栏养殖猪群的主要病害有:皮炎-痘状斑疹、拉稀-消化道疾病、咳嗽-呼吸道疾病、僵猪-营养不良、眼病-眼结膜炎、外伤-拐脚,未发现烈性传染病。[结论]当猪体重、猪增重、日均采食量、猪料重比实际值低于理论值时,必须寻找原因,加强猪的管理,观察表明,发酵床养猪更加有利于猪的生长。  相似文献   
997.
【目的】从美洲大蠊肠道筛选获得对烟草黑胫病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的拮抗菌株,明确拮抗菌株的分类地位、优化其发酵条件及测定其对烟草黑胫病的室内防治效果,为烟草黑胫病的生物防治提供菌种资源。【方法】以美洲大蠊肠道为材料,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及平板对峙法筛选对烟草黑胫病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16S rDNA和...  相似文献   
998.
本文概述了外来入侵植物三裂叶豚草的起源与分布、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危害现状和防治措施,分析了研究和防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研究展望和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999.
分别以栽培和野生条件下的九龙山榧(Torreya jiulongshanensis)(雌、雄株)及同属广布种——榧树(T.grandis)为材料,比较了其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对光强的响应,以期为九龙山榧种质资源保育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栽培条件下,九龙山榧雌株幼苗叶片的光系统I最大荧光值整体高于榧树及九龙山榧的雄株;九龙山榧雌、雄株幼苗的光饱和点也较高,分别为788.581和550.640μmol/(m2·s),所对应的最大电子传递速率也较高,分别为40.690和39.546μmol/(m2·s)。同样,在野外条件下,九龙山榧雌、雄株的光饱和点也均显著高于榧树,分别为1165.361和1416.817μmol/(m2·s),光系统II最大电子传递速率也以九龙山榧雌株为最高,其值为80.322μmol/(m2·s)。由此可见,九龙山榧为阳生树种,且与榧树相比具有更强的光合潜力。  相似文献   
1000.
古往今来,中华民族都有"慈心为人,善举济世"的优良传统,但到目前为止,中国在公益扶贫方面仍然处于摸索的阶段.然而,"一把吉他走四方,快乐拉祜美名扬"的云南普洱拉祜族歌舞之乡老达保村,却通过公益性旅游脱贫致富建设成了具有推广价值的音乐乡村,这一案例值得深入研究.该项研究通过访谈、观察等研究方法获取了老达保村的第一手数据,论述了各社会机构对当地乡村演艺旅游发展帮扶措施,总结了"党支部+公司+农户"能人带户""精准指导"与"政府扶持"4种公益性演艺旅游扶贫致富模式,探索公益性旅游扶贫致富项目向商业模式转化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